
2025北京国际设计周主体活动于10月底圆满落幕。本届设计周以“深度焕醒”为主题,全面实践“社会化举办、市场化操作、常态化运营”模式,首次实现从“年度盛会”到“常态化创新引擎”的战略转型。
据悉,该活动周期从5月至10月,覆盖国内外30多个分会场,形成“超长活动期+多空间联动”新格局。全年累计举办设计主题活动500多项,吸引超600万人次现场参与,全网曝光量突破3亿次,创全国设计类活动规模新纪录。

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联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共同参与,构建社会化运营新范式。活动通过“春夏聚焦文化消费、暑期侧重青少年教育、秋冬着力产业生态”三阶段布局,建立起持续赋能的设计创新平台。
适逢中欧建交50周年,设计周邀请西班牙马德里作为主宾城市,于9月26日至10月25日在启皓艺术馆推出“光之线条”西班牙灯具展,累计接待观众8.5万人次,社交媒体互动超500万次;携手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西班牙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华金·索罗亚(1863-1923):西班牙大师的光影漫步”展览,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周”品牌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4月在米兰设计周举办“行!Do It Better!”中国周活动,9月在巴黎设计周框架下举办中国周活动,纳入“中法文旅年”重点项目,为中外设计师搭建合作桥梁。
5月22日至25日,北京设计与艺术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博览会以“凹凸”为主题,呼应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智慧,设立“价值”“未来”“活力”“众望”四大单元,汇聚国内外50余家顶尖艺术机构,展出作品300余件。四天展期吸引逾10万观众,带动周边消费同比增长30%。
设计生态链大会将于11月举办,现场发布《2025年L3级别智能体体验设计白皮书》,并联合联想、京东、灵动科技、京东方等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在民生设计领域,设计周将与中国建筑学会合作推进“中国好房子”计划,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住宅建设,汇聚全国设计师围绕城市更新、街区改造开展实践,形成可推广的标准化方案。同期举办的“十二间”公益设计展将通过15个实景空间展示设计提升生活品质的多种可能;全国国潮新青年设计大赛今年扩展至七大赛区,收到参赛作品近万件,推动老字号品牌与青年创意对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策划的“未来图景2025:新境启航”展览采用混合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太空场景,探索人类文明未来图景。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展览,通过跨学科对话展现能源技术演进。与中国国际时装周联合主办“文化共生:创想者的实验室”PKBJ论坛,通过20张图片、每张仅20秒的独特PechaKucha形式,分享其前沿实践与深度思考,开启关于文化如何交织、演化并激发无限可能的深度对话;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的中国首展“少,但更好”于9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展览持续至2026年3月,呈现其经典作品与设计哲学,其提出的“设计十诫”为中国设计界带来了深度思考。
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开展儿童生活美学设计论坛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论坛,则推动儿童生活美学融入日常,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周永久会址的设立为青少年创意教育提供专业平台;“青年设计100”计划培养122位青年设计师,作品落地率达70%;BIA动画插画艺术节聚焦数字视觉艺术,汇集国内外百余位青年插画师与动画创作者,通过主题展览、创意市集及行业论坛,推动动画插画艺术的跨界交流与产业合作。
“北京国际设计周文创示范店”在地坛公园、天坛公园、景山公园等地成功落地,形成“文化IP+设计创新+市场渠道”的商业化路径。文创产品开发涵盖文具、家居、服饰、首饰等多个品类,结合北京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反馈积极。
金秋十月,设计周各分会场精彩纷呈,四得公园分会场的花植设计节、红桥分会场的珍珠文化节、圣露庄园分会场的葡萄文化艺术节、前门分会场的中华美食荟、西总布分会场的秋实累累等活动,为广大北京市民带来文化创新的消费体验。
来源:中国财富网升富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股票专业配资-股市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