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炎热夏季,但对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合股份”)来说,却是个多事之秋。近日,百合股份被曝出涉嫌以给甲方山东海莱云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莱云视股份”)吃回扣的方式拿下订单。
疑有36万利益输送
合规管理存在问题?
据媒体报道,这两家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纠纷,现已进入诉讼阶段。诉讼期间,海莱云视股份律师在审查百合股份提交的证据时发现,双方在燕麦麸SC类代餐产品代加工合作的评审环节中,提及给予甲方采购人员每盒0.6元费用的内容。如果按合同约定的年采购量60万盒计算,可能涉及36万元利益输送,该情形在上市公司合同评审流程中出现,引发对其合规管理的质疑。在合同评审表中显示,百合股份副总经理王文通、审计张军忠、股东岳德杭等皆审核同意。
(图源:中华网山东)
这也不是两家企业第一次产生纠纷了。天眼查显示,百合股份与海莱云视股份有相关定作合同纠纷。此前双方还在2024年7月24日进行民事一审,百合股份皆为原告。
展开剩余78%(图源:天眼查)
作为上市公司,目前百合股份并未公开回应利益输送事件。山东豪德(济南)律师事务所赵宗艳律师对凤凰网山东表示,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和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施行)的相关规定,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交易相对方的员工、受托人或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的行为,其本质是通过不正当利益引诱交易,破坏公平竞争秩序。
“商业贿赂之所以要被监管,是由于该行为本身排除了正常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商业竞争,行为人可以通过这一不正当的竞争关系谋取非法利益。商业回扣是商业贿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商业回扣都属于商业贿赂,只有账外暗中的回扣才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赵宗艳称,一旦被认定为商业贿赂,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最新规定,经营者可能面临最高500万元的罚款,同时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最高100万元的罚款,若数额达到较大、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触发刑事责任,常见罪名为《刑法》第163条、164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而上市公司涉及商业贿赂调查或诉讼时,需公告相关信息,否则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新法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趋严,上市公司应彻底杜绝账外回扣,所有佣金返利建议做到合同明示+合规入账+对公支付,以避免不必要的舆情和法律风险。
2024年营利双降,有董事首次减持套现
顶着“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主板上市第一股”的名号,百合股份去年的财报数据并不好看。
4月15日,百合股份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及国内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承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8.02%;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17.6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下降19.26%。
从主营业务上看,公司主要销售软胶囊、功能饮品等多种产品。其中硬胶囊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骤降63.74%;软胶囊的营收同比下降15.82%。
从销售模式上看,百合股份分为合作生产和自主品牌两种销售模式。公司2024年度合同生产业务收入为7.2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3.85%,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代工业务占大头,就具备一定的风险性。财报分析称,公司合同生产业务目前主要服务于中小客户,该等中小客户可能存在管理不规范、经营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如果该等客户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商标侵权、虚假或者误导性宣传等不规范行为,将可能导致公司品牌与形象受损,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同日,百合股份又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呈现缓慢回暖之势。一季度营收为2.0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75%;归母净利润为3520.58万元,同比增长1.02%。
不过好景不长,百合股份于5月15日、5月16日、5月19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5月20日,百合股份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书面发函查证,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
5月22日,百合股份又发布公告称董事王文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2.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6625%。截至公告披露之日,王文通持有公司股份169.75万余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5%,股份全部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持有的股份。
其拟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这是王文通首次减持。
截至7月9日收盘,百合股份股价为42.3元,总市值为27.07亿元。
(凤凰网山东 刘雅杰)
发布于:山东省升富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股票专业配资-股市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