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6日,英盟当代艺术馆主办的第三届“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初评揭晓。展览自2015年创设即立下“一生只能参加一次”的铁律,十年间由此沉淀出“获选—反哺”的代际传承机制:往届艺术家以评委、导师等多种方式回馈平台,助力新人。本届初评,高兰等14位昔日入围者回炉担任评委,完成从参选者到守护者的身份转换,在“一生只能参加一次”的限定下,把接力棒稳稳递向更年轻的创作者。

高兰(左),冷军(右)2025年 摄于Storm King Art Center NY U.S.
高兰与“后来”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的缘分始于九年前。2016年11月,她的“冷抽象《思辨艺术》”系列作品在第二届“后来”展上获得著名超限写实主义艺术家冷军的盲选推荐,这一认可成为她艺术生涯的重要契机。如今,这位当年“被推荐者”以初评评委身份回归,完成了她在“后来”平台上的身份蜕变。
这一转变背后,是高兰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持续深耕。她202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系,师从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和著名策展人邱志杰教授,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在专业领域,她始终致力于冷抽象、互动行为以及数据艺术等探索,这些扎实的学术背景和创作实践,赋予了她评判艺术新作的独到眼光。
从被冷军推荐到推荐他人,高兰的艺术之路恰好诠释了“后来”展的传承理念。她在评审过程中,既能够理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困境与突破,又能以成熟艺术家的专业标准进行评判。这种双重视角,使她的评审意见既充满共情,又保持必要的专业高度。
本届“后来”展共收到来自全国278位青年艺术家的投稿,在高兰等14位初评评委的严格筛选下,最终62位艺术家脱颖而出,进入终评环节。随着终评工作的展开,又由杜曦云、何多苓、庞茂琨、唐红萍、吴永强、徐薇、杨卫等知名艺评家、策展人和艺术家组成的终评委员会,最终从入围艺术家中选出了七位青年参展者。而高兰在初评阶段的参与,已为这场艺术选拔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兰从参展者到评委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身份的转换,更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延续。在当代艺术生态中,这种代际间的相互扶持与智慧传递,正是艺术创作能够持续焕发活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后来”这一平台,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传承的生动图景——前浪引后浪,后来成未来。责任编辑:韩璐(EN053)
升富配资-配资公司哪家好-股票专业配资-股市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